墨客的工具
杜:看完了filestorm白皮书,墨客推出的几个工具:prowind、filestorm、随机数,应用挺广泛的
井底望天: @杜 应用有潜力,不等于就会成功
还是要踏踏实实去做
目前我们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一波实际有能力在做事的团队
比如狼教授他们,jcc的社区在融媒体上的推进都很给力
井底望天: @人人如龙 还有十年
但是靠吹牛长久成功的,有多少呢
我不是文科生,但是数学也不好
Momo: @井底望天 井大,你学的什么专业?
井底望天: @Momo 电力工程和企业管理
每天踢球去了,所以也没有学好
Momo:现在还踢吗?
井底望天:踢不动了
最后一次,和别人膝盖相碰,人家膝盖撞烂了
ColaB:是不是牛排吃多了我高中一同学,高二就去了加国,去的时候60kg左右,三年后回来已超120kg,超壮,不是胖
井底望天: @ColaB 不是,从小骨头就比较硬
今天隐私的讨论很有道理
Momo:昨天参加了一个区块链和AI的培训,加拿大这边总体的感觉是公链暂时只是加密货币应用;各大公司的需求是私链和联盟链,对节点的个数和性能不是要求很高。公司对能提供简易上链感兴趣,oracle 现在提供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务,个人感觉墨客应当能有所作为。AI这边的思考除了好的东西以外,更多的是一些darkside的东西
寒狼:moac子链最适合这样的需求
Momo:比如说在国内应用很普遍的人脸识别系统,那么这其中的问题是隐私,国家有没有权利这样做?在这边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其中提到现在很多人戴口罩和面纱就是为了防范
温小华:是侵犯隐私。我支付宝都要卸载,几乎没有任何隐私,主要是被他定向销售了,中国一定会立法,类似欧洲的gpdr法案
Momo: @温小华 对的,国内对隐私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温小华:国内资本家太厉害了,主要是国内个人没有体会到数据被收集的可怕之处。特别去医院付款之类的,涉及到严重隐私的还是付现金吧
Momo: 另外对AI的思考是道德(ethic)问题,比如说自动驾驶汽车,如果要撞上行人了,那么是要保护行人还是保护乘客?由谁来决定? @本拉登 理解,所以井大讲了将来要要数字确权
福田:国内对个人隐私立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啊,感觉这一块确实重视不够
温小华:是bat阻扰啊,但资本运动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定有另一个力量来出来说,一定要隐私立法,bat和头条这种,每天都在分析你的行为,包括你在头条里面花的时间,他精确地分析你的时间分配,然后就知道你喜欢什么
Yvan Armstrong :一则立法猴年马月,二则很难执行,有比较强的技术难度
温小华:
Yvan Armstrong : 如果按照国外对FB的打击,估计BAT都得垮掉
Momo: 昨天还听到一个信息,平均来讲,fb知道12万个用户特征信息。试问一下,我们自己能列出来100个自己的特征吗?
温小华:bat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了,倒掉就换新公司上,比如某个人得了糖尿病,分分钟你在百度里面都是针对你消费能力的医院和药,哪怕你走在小区电梯里,都是针对你这个糖尿病个体的广告,你说可怕吗?
Momo: 我是2008年跟读井大博客,一直为井大曾讲过的话所激励,原话我记不全了,大意是一个社会的风气是由精英来引领的,主要是有话语权的有钱人,我们井系的人要成为有钱人,要有话语权。一点想法,我不是技术大拿,要有一个不收集用户信息的浏览器或者用户可以加密个人信息的浏览器,一个不收集用户信息的搜索引擎,这应当是热点
乘风: @Momo 现阶段这样的公司是干不过其他公司的,大多数人不重视个人隐私,还没这个意识,或者有意识也无奈,又不能不用
温小华:普通浏览器都有隐私模式啊
福田:以前还不理解国外发达国家为什么那么注重个人隐私,现在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个人信息滥用,才对个人隐私重要性有所体会了
温小华:Incognito模式,chrome里面
Momo: @温小华 我得到的信息是不能相信这些浏览器,比如chrome,所有的信息都去谷歌了,你能怎么样?那么再延伸一下,物联网,隐私又如何保护?
温小华:
Momo:是的,但立法的前提是我们要有足够的隐私专家。目前为止在保护隐私方面,欧洲的立法是比较完善的。
乘风:井大说的普通老百姓要拿回数据所有权,我感觉要等很久才能实现
温小华:有公司会跳出来干,这就是资本的力量,如果有人振臂一呼,说我是不弄隐私的bat。这也是一种力量。Facebook看到了这个潮流,Facebook以后只会玩小圈子熟人圈,不玩现在这种万人迷,几百万粉丝这种
野驴:我知道逃不过去,我现在是听之任之的不过,手机最恐怖的还是通过麦克风收集你说的话,我已经有过几次经验了。有次在机场,看到一个瓷器馆,我说了一句,接下来广告就来了。所以,温总说得不错,保护隐私这里有巨大的商机,
大卫:今天隐私的讨论很有道理,国内对大公司收集用户隐私的行为,几乎不闻不问。现在国内大公司收集用户隐私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估计收紧的时间窗口快到了。
野驴:因为国内还是在发展中,总体上偏向制造业,或者说是商业,或者说是资本。只有当国内经济,消费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对消费者的保护,才会慢慢地超越对资本的保护。美国是消费主导的经济,所以,对消费者保护就厉害,相关的法律齐全。@大卫 消费者的隐私保护,绝对是对消费者保护的重要部分。
井底望天: 隐私保护法,在2015年,草案已经提交给中办
主要就是bat这种,几百家关联公司滥用公民隐私
目前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两大块
第一块就是身份信息保护
目前是公安部力推,最终目的,是企业不允许存储个人身份信息
第二部分,是个人行为信息,只能授权企业使用,不能向第三方企业转卖
第三方企业需要个人另外授权
大体情况就是这个
野驴:我们国家很多问题主要我觉得是执法的问题。这个玩意,如果法律支持集体诉讼,那才有可能。
大卫:现在所谓中产,越来越重视隐私。产业越升级,中产越多,隐私保护进程会更快。
井底望天:我们会推出一个项目,就是专门落实区块链技术的身份保护
filestorm
Momo: 那么再联系一下filestorm, 我的理解是文件上filestorm就会永久存在了,如果我误解了,欢迎指正。如果我的理解没错,那么如果某一天客户要求删除文件,怎么办?
George: @Momo 存文件是要付费的,如果不付费不会永久存在的,所以删文件肯定不是问题
寒狼:区块链账本只有读和写,没有删除功能。ipfs有删除功能?
杜:只是把文件的哈希存到区块链上,原文件内容就存在硬盘里面,存在硬盘里面为什么不能删除?
献歌:FileStorm和IPFS不一样。FileStorm使用IPFS协议,但是不完全认同IPFS的理念。从应用层面上看,FileStorm和今天的云存储服务类似。文件存在FileStorm里,只有文件的主人和被授权的人可以看,而且文件主人可以删除文件。
Momo: @献哥@FileStorm 明白了,多谢!
杰: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归主人所有,但这个会不会担心存储容量不足的问题?@献哥@FileStorm
杜: @献哥 献哥,我看白皮书关于文件验证的内容,只需要用随机数与文件的前256位做哈希,然后觉算根哈希。为什么不是用随机数根完整的文件算哈希?
献歌:存储容量不足一定是好事。平台会更活跃,就会有更多的存储设备加进来。
杜:前256位能保证后面的文件没有篡改吗?
献歌:不一定是前256位。是随机的一个点后256位,所以每次都不同。这样才能做验证。如果每次都用全文件哈希。那就不用算了。存下文件哈希。然后将文件删除就好了。
正生态循环
寒狼:井系需要发ict、csp这种,这种要比内部发的多才行
Martinzhou:不需要ict和csp,只要做好自己的超级三剑客,其他的东西应该项目创始人自己去运营,运营的过程中,基金会用三剑客适当参与投资进行扶持,这样才是正生态循环。三剑客正循环中,出现ict/csp/fsp/pas这样优秀的币种,回馈生态以及有眼光的早期投资人,这个才是正解。
井底望天: @Martinzhou csp和fst最初启动,都是这样的
已经进入上面说的循环了
Martinzhou:对,就像井大说的,这样的循环其实是有意义的,如果100个这样的项目,那就不得了嘞。当然我个人感觉,6月能有10个这样的项目,我觉得井系已经超前1年了
井底望天: @Martinzhou 应用数量,其实和dapp数量,意义差不多
很多都是简单上链
之后才可以继续挖潜
保文不要给太大压力
6月底到200万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app被拖后腿了
寒狼:@寒狼 如果app不推迟的话。。。
Martinzhou:对啊,对于swtc与moac来说,不断打造好底层基础设施,比如公链性能、钱包、浏览器等等,吸引不同项目上链。比如墨客的一键发链功能我就比较期待,能给到各个细分行业进行到不同的定制要求。我觉得这种就不错,当然对于那些dapp项目来说,来社区融资也是可以的,就是融资要说清楚。真正的关注点还是应该在链本身@寒狼
井底望天: 没办法啊,国内都强运营,一到技术,就开始掉链子
人人如龙:六月底两百万,保文有压力吗,我咋觉得100万就保底一毛了
保文:昨天聊了爱奇艺 抖音 上线后广告开启加速。这周还有两个社群大佬要聊
Martinzhou:有个书签挺好的,接下来看pas和fst
井底望天:fst这两天就开挖了吧
井底望天:这几个是现在的墨客子链
井底望天:这个是路线图
寒狼:物联网子链,这是不是智链通急需的?
井底望天: @寒狼 不是
这个主要是实现子链的垂直延伸,使得每个子链可以支持10亿个以上节点
随机数子链,需要大家开开脑洞
让我们类似Filestorm这样,大热一把
关于智链通的底层
米小雷:听说智链通要换底层?求辟谣
吴迪:
米小雷: @吴迪 我一开始还听说你们要自己搞底层呐
吴迪: